观音灵签第100签

【观音灵签第100签】三教谈道解签
签名 | 三教谈道 |
---|---|
中签 | 下签 |
诗曰 | 佛神灵通与君知 痴人说事转昏迷 老人求得灵签去 不如守旧待时来 |
解曰 | 完满灵签 尽报君知 依旧勿动 待等时至 |
签语 | 此卦守常勿动之象,凡事宜待时吉也。 |
仙机 | 此签是满签,诸事不利,大作福力,可保平安。 |
古人典故 | 【三教谈道】 所谓“三教”,指的是儒、佛、道三家。 三教谈论道典故指的是《道德经》中各种故事,比如“天下为公”,“黄老智慧”,“洪荒素子”,“敦善利物”,“涤心塞言”,“大明修持”,“受者乐极”,“举世公正”等等。这些故事多次出现在《道德经》中,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,也被后世用作说教和激励的手段。 这些故事多次出现在《道德经》中,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,也被后世用作说教和激励的手段。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间,对政治、经济、军事方面都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,天和二年(567年),蜀郡公卫元嵩上书说:“国治不在浮图,唐、虞无佛图而国安,齐、梁有寺舍而祚失。 大周启运,远慕唐、虞之化,宜遗齐、梁之末法。”他的意见深受周武帝的赞赏。这时道士张宾也上书请求废除佛教。于是,周武帝召集群臣及名僧、道士,讨论三教的优劣,意在压低佛教的地位.定儒为先,道教为次.佛教为后。当时执掌朝政大权的是大冢宰宇文护,因为他笃信佛教,不表同意。加上佛教信徒道安、鄄鸾等上书诋毁道教,因此,虽经多次讨论,三教均未能定位。 |
观音灵签解签大全
- 观音灵签第1签
- 观音灵签第2签
- 观音灵签第3签
- 观音灵签第4签
- 观音灵签第5签
- 观音灵签第6签
- 观音灵签第7签
- 观音灵签第8签
- 观音灵签第9签
- 观音灵签第10签
- 观音灵签第11签
- 观音灵签第12签
- 观音灵签第13签
- 观音灵签第14签
- 观音灵签第15签
- 观音灵签第16签
- 观音灵签第17签
- 观音灵签第18签
- 观音灵签第19签
- 观音灵签第20签
- 观音灵签第21签
- 观音灵签第22签
- 观音灵签第23签
- 观音灵签第24签
- 观音灵签第25签
- 观音灵签第26签
- 观音灵签第27签
- 观音灵签第28签
- 观音灵签第29签
- 观音灵签第30签
- 观音灵签第31签
- 观音灵签第32签
- 观音灵签第33签
- 观音灵签第34签
- 观音灵签第35签
- 观音灵签第36签
- 观音灵签第37签
- 观音灵签第38签
- 观音灵签第39签
- 观音灵签第40签
- 观音灵签第41签
- 观音灵签第42签
- 观音灵签第43签
- 观音灵签第44签
- 观音灵签第45签
- 观音灵签第46签
- 观音灵签第47签
- 观音灵签第48签
- 观音灵签第49签
- 观音灵签第50签
- 观音灵签第51签
- 观音灵签第52签
- 观音灵签第53签
- 观音灵签第54签
- 观音灵签第55签
- 观音灵签第56签
- 观音灵签第57签
- 观音灵签第58签
- 观音灵签第59签
- 观音灵签第60签
- 观音灵签第61签
- 观音灵签第62签
- 观音灵签第63签
- 观音灵签第64签
- 观音灵签第65签
- 观音灵签第66签
- 观音灵签第67签
- 观音灵签第68签
- 观音灵签第69签
- 观音灵签第70签
- 观音灵签第71签
- 观音灵签第72签
- 观音灵签第73签
- 观音灵签第74签
- 观音灵签第75签
- 观音灵签第76签
- 观音灵签第77签
- 观音灵签第78签
- 观音灵签第79签
- 观音灵签第80签
- 观音灵签第81签
- 观音灵签第82签
- 观音灵签第83签
- 观音灵签第84签
- 观音灵签第85签
- 观音灵签第86签
- 观音灵签第87签
- 观音灵签第88签
- 观音灵签第89签
- 观音灵签第90签
- 观音灵签第91签
- 观音灵签第92签
- 观音灵签第93签
- 观音灵签第94签
- 观音灵签第95签
- 观音灵签第96签
- 观音灵签第97签
- 观音灵签第98签
- 观音灵签第99签
- 观音灵签第100签
显示全部